覺得自己太容易上火,其實是體內太寒了!艾灸去寒祛濕嗎!
2021-07-26 17:08瀏覽數:1230
上火?
每個人都有"上火"的經歷,比如夏天天氣炎熱引起身體燥熱,臉部長痘長斑、口舌生瘡、大便干結。比如秋天天氣干燥,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咽喉腫痛,口臭便臭........
很多人真的以為是自己身體火太大,其實容易上火可能是體內太寒了!
“越寒越上火”!
中醫將"火"分為實火和虛火,但是現在單純有實火的人越來越少了,大部分都是虛火。而虛火實際上就是由寒引起的。
我們虛火,根源在于體內的寒太重了,把熱排斥在外,而火的性質是“上炎”,往上走,因此各種“上火”癥狀也就出現了。口舌生瘡、臉犯油光、長痘、失眠、頭暈耳鳴、便秘等等。
《黃帝內經》里說:"今夫熱病者,皆傷寒之類也……人之傷于寒也,則為病熱。"這里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。若寒邪過盛,身體內表現出的就是熱癥、熱病,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,本質上就是寒的體質。
為什么寒重反而會引起“火”呢?
身體內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傷腎, 腎陽不足、腎氣虛, 造成各臟器功能下降, 血液虧虛。腎在中醫的五行中屬水, 水是灌溉、滋潤全身的, 當人體內這個水不足時 就如大地缺水一樣, 身體會干燥。
最典型的是肝臟,肝臟屬木,最需要水的澆灌,而一旦缺水,肝燥、肝火就非常明顯。如果給肝臟足夠的水,讓肝臟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,它就不可能干燥,就不會有火。
還有頭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。因為腎主骨髓、主腦,腎陽不足、腎氣虛時髓海就空虛,遠程的頭部首先出現缺血,也就是“缺水”了,自然反應的就是干燥的癥狀,如眼睛干澀、口干、舌燥、咽干、咽痛等。
又由于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,各種炎癥很難治癒,就會反反復復發作,成為各種長期不癒的慢性病,如慢性鼻炎、慢性咽炎、慢性牙周炎、慢性中耳炎等。
身體內寒濕重還極易造成經絡不通,散熱困難,容易感到悶熱、燥熱。與老人相比,孩子的經絡通暢,散熱快,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熱的,大熱天里照樣在太陽底下玩耍。老人經絡不通暢,不易出汗,熱散不掉就悶在身體內,人就很難受、煩躁。
另外,現代人不分季節大量誤吃各種寒涼的瓜果蔬菜, 在夏季長期使用空調, 女士們為了顯示身材盡量少穿衣服,大多數人都久坐不動....大量寒濕正悄然進入體內,自然腎火就越來越不足, 虛火就越來越大。
這樣做,終結身體上火!
(一)溫養脾胃
要去掉身體內的寒濕,要補腎,用的都是溫熱的食物。但是用溫熱療法,這難道不是火上澆油嗎?確實,有虛火的人普遍都存在“虛不受補”,用溫補法會上火!但這種補不得的狀況只是一種假象。
遇到虛火大的病人,可以先用艾葉水泡腳,或用大蒜敷腳心等方法。等身體內的假象去除后,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片寒涼,這時再用食療補血、補腎,怎樣吃都不會上火了。
(二)艾灸祛寒濕
艾灸的熱力和藥效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處,把寒濕排出去。艾灸時,若灸出水來(濕乎乎的),或者水泡,也說明體內寒濕比較重,堅持艾灸一段時間就好轉了。俗話說,寒濕一除,百病消!
【灸療取穴:太溪、血海、足三里、三陰交、涌泉】
提醒大家要不貪涼、多運動、均衡的飲食,這樣就不會有各種虛火,身體會慢慢調理好。如果不改掉日常生活習慣,效果就會差很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