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上火怎么辦?
2021-10-26 15:42瀏覽數:1028
艾灸可以幫助人來疏通經絡,排出體內毒素,排出濕氣,因此現在很多人都會定期去艾灸。不過有人發現自己在艾灸之后有上火表現,有的人會口干舌燥,有的會頭暈、牙痛、鼻出血,甚至有的會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臉上起痘痘,部分人會有耳鳴。
艾灸上火有兩個原因,一,患者本身就是熱性體質,艾灸很容易上火;二,艾灸時間過長、次數過于頻繁導致上火。這主要是因為堵塞了陽氣通行的經絡,陽氣得不到傳輸,就出現了類似上火的表現。
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是艾灸引起的,當你停掉艾灸后,這些癥狀也會隨之消失。但是往往艾灸上火了,也預示著艾灸已經起了作用,這個時候如果停掉艾灸很可惜。
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在不停掉艾灸的前提下,來應對上火呢?
熱性體質的人
針對本身熱性體質的人群,上火特別嚴重的話,建議多喝白開水,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,如金銀花、菊花、麥冬等泡水喝。另外,可以取冬桑葉3克,加上白茅根和麥冬,再適當加一些甘草,用來泡水喝,可以達到清熱降火的目的。
艾灸過頻、時間過長導致的上火
對于艾灸過頻、時間過長導致的上火,首先應縮短艾灸時間、降低頻率、減少單次艾灸刺激量或換一下艾灸穴位等針對性措施;
其次艾灸之前和之后均可以適量飲用溫開水,艾灸之后熱水泡腳,飲食上盡量少吃辛辣刺激食物等措施,可吃些梨、蘋果等滋陰的食物來緩解上火。
四肢穴位可以多灸,軀干少灸
軀干上的穴位剛開始可以灸量小一些,四肢上的穴位可以多灸,尤其是涌泉穴,建議每次艾灸完,一定要灸20分鐘涌泉穴,引火下行。此外,生綠豆泡水,用搗蒜器搗成糊狀,晚上睡覺的時候糊在涌泉穴,用紗布固定,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撤火妙招。
綠豆湯、蜂蜜水、山楂、山藥等
有的人上火表現為口干舌燥,咽喉腫痛。可以用250克綠豆,先用2000毫升溫水泡半天,然后用泡過的水小火煮綠豆1個小時,這個時候,我們看到綠豆都已經開花了,說明綠豆的有效成分都在湯里面了,這時綠豆撈出來放在冰箱的冷凍層,以備下次熬粥食用。
綠豆湯每次加一勺蜂蜜泡水,每次可以喝200-300毫升,每天一到兩次,這樣喝水5-6天,估計余火也會慢慢撤下來了。
還可以買秋梨膏來撤火氣,大家可以都試試,看看哪種方法適合自己。
還可以喝一些蜂蜜水,吃點山楂,山藥來緩解上火。
刮痧降火
大椎處刮痧也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,操作的方式也比較簡單,主要是在大椎涂上精油,用力快速的刮幾下等出痧后,十分鐘左右痧退之后可繼續刮。這可以幫助人們降火氣,并且也可以促進毒素的排出。能夠適應的人可以嘗試。